烽火社区 首页 应用 PCB技术 查看内容
人工智能 新风净化 电源技术 嵌入式系统 单片机 模拟技术 LED照明 光电技术 安防监控 传感技术 RFID技术 通信网络 防盗报警 电子测量 PCB技术 基础电子 工业电子 医疗电子 汽车电子 消费电子

浅谈PCB叠层设计

2017-12-9 10:06 PM| 发布者: admin| 查看: 1561| 评论: 0

摘要:   在设计多层PCB线路板电路板之前,设计者需要首先根据电路的规模、电路板的尺寸和电磁兼容(EMC)的要求来确定所接纳的电路板布局,也就是决定采用4层,6层,照旧更多层数的电路板。确定层数之后,再确定内电层的 ...

  在设计多层PCB线路板电路板之前,设计者需要首先根据电路的规模、电路板的尺寸和电磁兼容(EMC)的要求来确定所接纳的电路板布局,也就是决定采用4层,6层,照旧更多层数的电路板。确定层数之后,再确定内电层的放置位置以及如安在这些层上分布差别的信号。这就是多层PCB层叠结构的选择问题。
  层叠结构是影响PCB板EMC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,也是抑制电磁干扰的一个重要手段。
  本节将先容多层PCB板层叠结构的相关内容。
  对于电源、地的层数以及信号层数确定后,它们之间的相对排布位置是每一个PCB工程师都不能回避的话题;
  层的排布一般原则:
  1、确定多层PCB板的层叠结构需要思量较多的因素。从布线方面来说,层数越多越利于布线,但是制板资本和难度也会随之增加。对于生产厂家来说,层叠结构对称与否是PCB板制造时需要关注的焦点,所以层数的选择需要考虑各方面的需求,以到达最佳的平衡。对于有履历的设计人员来说,在完成元器件的预结构后,会对PCB的布线瓶颈处举行重点分析。联合其他EDA工具分析电路板的布线密度;再综合有特殊布线要求的信号线如差分线、敏感信号线等的数量和种类来确定信号层的层数;然后根据电源的种类、隔离和抗干扰的要求来确定内电层的数目。这样,整个电路板的板层数目就根本确定了。
  2、元件面下面(第二层)为地平面,提供器件屏蔽层以及为顶层布线提供参考平面;敏感信号层应该与一个内电层相邻(内部电源/地层),使用内电层的大铜膜来为信号层提供屏蔽。电路中的高速信号传输层应该是信号中间层,而且夹在两个内电层之间。这样两个内电层的铜膜可以为高速信号传输提供电磁屏蔽,同时也能有效地将高速信号的辐射限制在两个内电层之间,不对外造成干扰。
  3、所有信号层尽大概与地平面相邻;
  4、只管制止两信号层直接相邻;相邻的信号层之间容易引入串扰,从而导致电路功能失效。在两信号层之间参加地平面可以有效地避免串扰。
  5、主电源尽可能与其对应地相邻;
  6、分身层压结构对称。
  7、对于母板的层排布,现有母板很难控制平行长隔断布线,对于板级工作频率在50MHZ以上的(50MHZ以下的情况可参照,适当放宽),发起排布原则:
  ● 元件面、焊接面为完整的地平面(屏蔽);
  ●无相邻平行布线层;
  ●所有信号层尽可能与地平面相邻;
  ●关键信号与地层相邻,不跨分割区。
  注:详细PCB的层的设置时,要对以上原则进行机动掌握,在相识以上原则的底子上,根据实际单板的需求,如:是否需要一关键布线层、电源、地平面的分割情况等,确定层的排布,切忌生搬硬套,或抠住一点不放。
  8、多个接地的内电层可以有效地低沉接地阻抗。比方,A信号层和B信号层采用各自单独的地平面,可以有效地降低共模干扰。
  常用的层叠结构:
  4层板
  下面通过 4 层板的例子来说明如何优选各种层叠结构的排列组合方式。
  对于常用的 4 层板来说,有以下几种层叠方式(从顶层到底层)。
  (1)Siganl_1(Top),GND(Inner_1),POWER(Inner_2),Siganl_2(Bottom)。
  (2)Siganl_1(Top),POWER(Inner_1),GND(Inner_2),Siganl_2(Bottom)。
  (3)POWER(Top),Siganl_1(Inner_1),GND(Inner_2),Siganl_2(Bottom)。
  显然,方案 3 电源层和地层缺乏有效的耦合,不应该被采用。
  那么方案 1 和方案 2 应该如何进行选择呢?
  一般情况下,设计人员都会选择方案 1 作为 4层板的结构。选择的原因并非方案 2 不可被采用,而是一般的 PCB 板都只在顶层放置元器件,所以采用方案 1 较为妥当。
  但是当在顶层和底层都需要放置元器件,而且内部电源层和地层之间的介质厚度较大,耦合不佳时,就需要考虑哪一层部署的信号线较少。对于方案 1而言,底层的信号线较少,可以采用大面积的铜膜来与 POWER 层耦合;反之,如果元器件主要布置在底层,则应该选用方案 2 来制板。
  如果采用层叠结构,那么电源层和地线层自己就已经耦合,考虑对称性的要求,一般采用方案 1。
  6层板
  在完成 4 层板的层叠结构分析后,下面通过一个 6 层板组合方式的例子来说明 6 层板层叠结构的排列组合方式和优选方法。
  (1)Siganl_1(Top),GND(Inner_1),Siganl_2(Inner_2),Siganl_3(Inner_3),POWER(Inner_4),Siganl_4(Bottom)。
  方案 1 采用了 4 层信号层和 2 层内部电源/接地层,具有较多的信号层,有利于元器件之间的布线工作,但是该方案的缺陷也较为明显,体现为以下两方面。
  ① 电源层和地线层分隔较远,没有充实耦合。
  ② 信号层 Siganl_2(Inner_2)和 Siganl_3(Inner_3)直接相邻,信号隔离性欠好,容易发生串扰。
  (2)Siganl_1(Top),Siganl_2(Inner_1),POWER(Inner_2),GND(Inner_3),Siganl_3(Inner_4),Siganl_4(Bottom)。
  方案 2 相对于方案 1,电源层和地线层有了充分的耦合,比方案 1 有一定的优势,但是
  Siganl_1(Top)和 Siganl_2(Inner_1)以及 Siganl_3(Inner_4)和 Siganl_4(Bottom)信号层直接相邻,信号隔离不好,容易发生串扰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办理。
  (3)Siganl_1(Top),GND(Inner_1),Siganl_2(Inner_2),POWER(Inner_3),GND(Inner_4),Siganl_3(Bottom)。
  相对于方案 1 和方案 2,方案 3 淘汰了一个信号层,多了一个内电层,虽然可供布线的层面减少了,但是该方案解决了方案 1 和方案 2 共有的缺陷。
  ① 电源层和地线层精密耦合。
  ② 每个信号层都与内电层直接相邻,与其他信号层均有有效的隔离,不易发生串扰。
  ③ Siganl_2(Inner_2)和两个内电层 GND(Inner_1)和 POWER(Inner_3)相邻,可以用来传输高速信号。两个内电层可以有效地屏蔽外界对 Siganl_2(Inner_2)层的干扰和Siganl_2(Inner_2)对外界的干扰。
  综合各个方面,方案 3 显然是最优化的一种,同时,方案 3 也是 6 层板常用的层叠结构。通过对以上两个例子的分析,相信读者已经对层叠结构有了一定的认识,但是在有些时候,某一个方案并不能满足所有的要求,这就需要考虑各项设计原则的优先级问题。遗憾的是由于电路板的板层设计和实际电路的特点密切相关,不同电路的抗干扰性能和设计偏重点各有所不同,所以事实上这些原则并没有确定的优先级可供参考。但可以确定的是,设计原则 2(内部电源层和地层之间应该紧密耦合)在设计时需要首先得到满足,别的如果电路中需要传输高速信号,那么设计原则 3(电路中的高速信号传输层应该是信号中间层,并且夹在两个内电层之间)就必须得到满足。
  10层板
  PCB范例10层板设计
  一般通用的布线顺序是TOP--GND---信号层---电源层---GND---信号层---电源层---信号层---GND---BOTTOM
  本身这个布线顺序并不一定是固定的,但是有一些尺度和原则来约束:如top层和bottom的相邻层用GND,确保单板的EMC特点;如每个信号层优选使用GND层做参考平面;整个单板都用到的电源优先铺整块铜皮;易受干扰的、高速的、沿跳变的优选走内层等等。
  下表给出了多层板层叠结构的参考方案,供参考。


  PCB设计之叠层结构改善案例(From金百泽科技)


  问题点
  产物有8组网口与光口,测试时发现第八组光口与芯片间的信号调试不通,导致光口8调试不通,无法工作,其他7组光口通信正常。
  1、问题点确认
  根据客户端提供的信息,确认为L6层光口8与芯片8之间的两条差分阻抗线调试不通;


  2、客户提供的叠构与设计要求


  改善步调
  影响阻抗信号因素分析:
  线路图分析:客户L56层阻抗设计算为特殊,L6层阻抗参考L5/L7层,L5层阻抗参考L4/L6层,其中L5/L6层互为参考层,中间未做地层屏蔽,光口8与芯片8之间线路较长,L6层与L5层间存在较长的平行信号线(约30%长度)容易造成相互干扰,从而影响了阻抗的精准度,阻抗线的设计屏蔽层不完整,也造成阻抗的不一连性,其他7组部门也有相似问题,但相对较轻微。
  L56层存在特殊设计(均为信号层,存在差分阻抗平行设计、相邻阻抗层间未设计参考地层),客户端未充分考虑相邻层走线存在的干扰,导致调试不通问题。


  与客户沟通对叠层进行优化,将L45、L56、L67层结构进行了调解,介质层厚度分别由20.87mil、6mil、13mil 调整为5.12mil、22.44mil、5.12mil,将而L4、L7间的参考地层间的距离拉近,L56层互为参考且屏蔽不敷的线路层距离拉远,减少干扰。
  优化后的叠层结构:


  优化后的阻抗匹配:


  改善效果
  通过调整叠层结构,拉大L56层相邻信号层之间的距离,串扰造成的系统故障问题得到解决。

技能资料出处:京电港论坛
该文章仅供学习参考使用,版权归作者所有。
因本网站内容较多,未能实时接洽上的作者,请按本网站显示的方式与昨们联系。现在联系我们
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
相关阅读

热点图文
推荐阅读
文章排行
返回顶部